欢迎来到中国煤炭科技网
个人中心
加入收藏
|
关于我们
|
联系我们
搜 索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智库新闻
    1. 智库观点
    2. 热点专题
    3. 研究动态
    4. 成果发布
  • 千人智库
  • 企业培训
  • 成果推广
  • 煤炭书刊
  • 数据中心
    1. 论文库
    2. 成果库
    3. 专家库
  • 煤炭学会

关于推荐山西省煤炭学会“千人智库” 入库专家的通知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 > 研究动态

中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“变身”成高价值液体燃料

2021
12/20
09:14
分享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
点赞
0
点击
587

12月1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,该校曾杰教授与电子科技大学夏川教授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肖建平研究员合作,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高价值、高纯度的液体燃料甲酸。

  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《自然·纳米技术》(Nature Nanotechnology)上。

  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,带来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。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,中国提出了“碳达峰”与“碳中和”的重大战略目标,引发国际社会关注。

  利用风力、水力、太阳能等可持续能源的“绿电”,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电解转化为高价值的化学品,是二氧化碳利用的新兴技术,有望成为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。然而,这一过程得到的产物驳杂,既包括经济价值高的甲酸,还会得到一氧化碳、乙烯、乙醇等众多副产物,并且将液体产物从电解质溶液中提取和纯化将占用巨额生产成本。

  如何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、降低产物分离成本,是实现二氧化碳电解产业化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。联合团队研发出一种低成本、高活性的铜基单原子催化剂,实现了二氧化碳到甲酸的单一转化。与此同时,基于固态电解质还开发了一种新型电解装置,配合所研制的催化剂,以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,可以直接连续制备得到无需分离的纯甲酸液体燃料。

  利用这一新技术,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实现了浓度为0.1摩尔每升的纯甲酸水溶液的公升级制备。据介绍,这一成果有望大幅降低二氧化碳电解工艺中的产物分离成本,推动绿电驱动二氧化碳转化的产业化进程,对实现“碳中和”与“碳达峰”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。
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相关推荐
关于推荐山西省煤炭学会“千人智库” 入库专家的通知
中国“最大”的煤矿大省,占全国煤炭总量的30%,被人称作煤海
内蒙古一市煤炭局原副局长被查 俩“老领导”一个落马一个成富豪
国家发改委就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征求意见
煤炭行业年中回顾:通过压力测试后预计行情将逐渐回暖
神东煤炭集团累计利用瓦斯清洁发电2.42亿度
发改委聚焦六大方面修订《煤炭法》,并公开征求意见
苦苦等待收获噩耗,出口中国煤炭量将归零,澳大利亚终于感到痛了
中国煤炭储存最大的县:保守估计有2千亿吨,一人能分6亿人民币
重磅:科技部发文,实施“减表行动”,将“科普”作为考核必要条件,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学术休假制度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|
  • 智库观点
  • |
  • 千人智库
  • |
  • 企业培训
  • 成果推广
  • |
  • 煤炭书刊
  • |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|
  • 煤炭学会
热线电话0351-4090863
客服QQ2652293790

版权所有 © 山西晋昌盛煤炭技术交流中心 | 晋ICP备11064123

Copyright © 2020-2021 | All Rights Resrved

版权声明 Email:mtqrzk@163.com

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并州北路裕智大厦5层

站长统计:

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739号

官方微信平台